·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更多>>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校友之声>>正文
 

校友之声十四 龚维斌(91届外语)

2011年10月24日 11:14  编辑:方杰  核稿:   点击:[]

我1991年离开安徽教育学院外语系,考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研究生,今天回到母校,已经阔别20年了。此时此刻站在这里,心情非常激动。虽然我是当老师的,经常讲话,但是今天站在这里发言,感觉特别不一样。20年对于一个人来讲应该不算短暂。人生易老,但是我们对母校的感情并没有淡忘,而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对母校的感情日益加深。正如刚才吴院长所说今天有千言万语,但是我想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只有三个词,第一我要表达的是感谢,第二是感恩,第三是美好的祝愿。

我首先要感谢母校给我们北京校友会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回到阔别20多年的母校,与大家见面、汇报、交流。这个机会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这个荣誉对我们来讲来之不易。

第二,我们要感谢这些年母校大力推动我们成立校友会组织。北京校友会2005年就成立了。一个月以前,我们成功地进行了换届,我是第二任会长。那么在成立校友会的过程中,大约2007年,我们得知原来的安徽教育学院,我们毕业的母校更名为合肥师范学院,正如刚刚窦部长所说,我们当时心理面也有一点失落感,觉得自己回到合肥没有了母校。后来母校考虑到历史的沿革和校友的感情,把合肥师范学院、安徽教育学院这几个不同时段的校友组织在一起,成立了合肥师范学院(安徽教育学院)校友会,让我们找到了组织,找到了家,找到了母校。

第三,要感谢母校、感谢老师对我们的辛勤培养。我是1989年从长丰县下塘中学考入安徽教育学院英语系进修本科。在入院之前没有更高的理想,就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老师。是到了教育学院,看到很多同学努力考研究生,受他们的感染,我也就临时抱佛脚,利用外语有点基础、有点优势,就转考了一个新兴的学科——社会学,相对容易考一些,所以当年毕业就考走了。回想我这20多年离开母校,安徽教育学院是我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没有安徽教育学院就没有我后来的上研究生。安徽教育学院是我人生的一个加油站,因为来到安徽教育学院,它使我有了进一步学习深造的想法;因为来到了安徽教育学院,他给我提供了比较充分的、比较宽裕的、比较整段的学习时间;因为来到安徽教育学院,使我结识了一大帮有志考研的同学,还有一些名师的指点,让我考研走了很多捷进。也是因为来到了安徽教育学院,它给我后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教师这个职业的训练使我后来在国家行政学院从事中高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了比较优势。因为我做过教师,而且在安徽教育学院受到过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训练,所以走向更高层次的讲台时心里有底;也因为我在外语系奠定了比较好的语言优势,所以后来的考研究生、考博士都一路顺利,而且到了国家行政学院以后因为有外语优势,所以我这些年有很多机会出国进修学习,我走过了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几十个国家。有很多国外中高级公务员在我们国家行政学院学习,我也可以直接用外语授课。如果没有安徽教育学院,没有外语系为我打下的坚实基础,我也不可能有今天事业上的良好发展。所以,第一句话,我要感谢安徽教育学院、感谢安徽教育学院的老师们。

第二句话要说的就是感恩。今天来到新校区,处处感受着、沐浴着感恩的文化。实际上我们北京校友会也一直致力于怎么样更好的为校友服务,为回馈母校做一点事情。作为安徽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的校友,作为个人,我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一,发挥自己的一点特长,如果学院需要的话,我可以组织,也可以自己自告奋勇定期为学院的师生,特别是学生做一点时事报告,做一点学术讲座。第二,可以联合开展一些课题研究。第二个层面是作为北京校友会的会长,因为今年我有幸被推举为北京校友会的会长,刚才也非常激动地被大家推举为合肥师范学院(安徽教育学院)副会长,所以我要像刚才杨会长讲的那样,今后要认真屡职,为大家打造一个平台、架起一座桥梁,就是要为北京校友打造一个联络感情、交流信息、互相帮助的平台,要在北京校友和母校之间架起一座联络沟通、回馈母校、彰显安徽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形象的桥梁。

最后我要借此机会祝母校事业更加兴旺发达,祝我们合肥师范学院(安徽教育学院)校友会办得越来越好,祝愿在座的师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有成。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 外语系91届校友龚维斌教授在建院56周年暨校友联谊会成立大会发言摘选

上一条:校友之声十五 侯晓(10届经济) 下一条:校友之声十三 窦永记(64届政教)

关闭

 
校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327号(三孝口校区) 邮编:230061 /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莲花路1688号(锦绣校区)
版权所有:©合肥师范学院校友联谊会 皖备案号:050037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