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30日,《中国教育报》第六版刊登了我校200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教师吴贤友撰写的文章《用一本书读懂中国》。该文是吴贤友应《中国教育报》邀请,为著名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和弟子程宜山的专著《中国文化精神(彩图新校本)》撰写的书评。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入选《中国教育报》“2022年教师最喜爱的100本书”,并名列第三。吴贤友是《中国教育报》“2016年推动读书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中国教育报》特约作者。他自己的著作《陪着孩子,慢慢变优秀》曾入选《中国教育报》“2018年教师最喜爱的100本书”。
据悉,每年一度的《中国教育报》“教师最喜爱的100本书”是由中国教育报刊社发起、全国数百家出版推荐、经评选产生的。12月30日,《中国教育报》发布了“2022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并专门就榜单中TOP10的图书隆重推出10篇书评。每篇书评均由中国教育报刊社或出版社约请阅读达人专门撰写。(发展规划处(校友办))
校友简介:
吴贤友,安徽青阳人,2002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原安徽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语文教师,马鞍山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
《中国教育报》“2016年推动读书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教育部“优秀援澳教师”,安徽师范大学国培外聘专家,安徽省“空中课堂”语文学科审核专家。在《语文教学通讯》等报刊发表文章300余篇,中国教育报刊社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国德育》等报刊特约作者。著有《陪着孩子,慢慢变优秀》《造就女界领袖——吴贻芳教育文选》入选《中国教育报》2018年教师最喜爱的100本书。
附原文:
用一本书读懂中国
《中国文化精神》写作于20世纪80年代。那时候,国人思想困顿,文化荒芜,民族自信心低落。如何提振国人的自信心,有勇气和底气去重拾业已毁弃的传统文化,理解接纳汹涌而至的西方文化,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敏感的文化界率先掀起了文化讨论的热潮,大家各抒己见,大有百家争鸣的气象。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化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张岱年先生义不容辞地走向潮头。1982年,他写就《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一文,发表在《中国文化研究》上。在这篇文章中,张先生提炼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和天人协调的中国文化精神。这样的精辟见解,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张岱年先生认为,文化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想准确理解中国文化精神,必须有一番系统的梳理考察并重新论述。这对年逾古稀的他来说绝非易事。机缘巧合的是,他的弟子程宜山愿意执笔书写,于是师徒合作,历经数年,最终写成如今的十二章、洋洋近四十万言的文化巨著。
第一部分是导论《我们的文化观》,标明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立场。其后各章的内容依次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就、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良倾向、中国文化的论争等,最后一章提出“综合创造论”的文化主张。全部内容条分缕析,纲举目张。最好的阅读当然是自始至终、一气呵成地畅读。当然,如果选择其中的几章拼读也是不错的选择。
作者的论述很友好,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首先定义“文化”“精神”。所谓“文化”,是人类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认识:第一层是思想、意识、观念;第二层是文物;第三层是制度、风俗。正是这三层“文化”的包围,才让我们成为特定文化下特定的人。
所谓“精神”,是相对形体而言的,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就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其本身也是文化发展的产物,随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中国文化丰富多彩,思想博大精深,因而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的统一体系。作者认为,这个体系主要有“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和“天人协调”四个要素。具体说来,“天人协调”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德利用”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和与中”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刚健有为”是处理各种关系的总原则,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也。
在作者看来,早在战国时期的《周易大传》就已经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中、及时、通变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以刚健为中心的宏大的生活原则体系。这些思想的影响很大,在铸造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也起了很大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一旦失去民族独立就一蹶不振,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复兴起来,与刚健自强精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这个意义上,刚健自强的精神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也在稳步上升,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倍增。阅读本书让我们明白,真正的自信源于文化,因为这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这时候,阅读这样的一本书正当其时,它能让你触摸到中国文化精神的内核,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
本书1991年第一次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为“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张先生去世后,2006年本书再版,易名《中国文化论争》。北京大学出版社重新修订后,2015年第三次出版,改为《中国文化精神》。2022年的第四次出版,新增近百幅彩图,真正做到图文并茂,大大增加了阅读的趣味和品质。
书比人长寿。以生命书写学术,薪尽而火传。两位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很多年了,但他们的精神一直活在书中,照亮我们。
(作者吴贤友,系江苏省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教师)
(原文链接: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212/t20221230_2110987583.html)